犬貓癲癇控制共識

2023-11-24

癲癇,包括持續發作的癲癇重積狀態(status epilepticus, SE)以及反覆發作的叢集性癲癇(cluster seizure, CS)都是急診常見的神經症狀。其中癲癇重積狀態的病患有25.3-38.5%的死亡率,以及可能導致腦部或全身性無法回復的損傷,是臨床上的一大難題

癲癇的原因繁多,但遇到正在發作的癲癇得趕緊控制下來應該大家都沒有異議,好想告訴你2023年11月發表的犬貓癲癇控制共識(ACVIM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tus epilepticus and cluster seizure in dogs and cats)

癲癇重積狀態(接下來都用SE代稱)指的是在持續五分鐘以上的癲癇發作,或是連續兩次以上癲癇發作期間意識都沒有恢復,且時間超過半小時。而這個SE持續的時間長短將直接影響治療成效,發作5-10分鐘對治療反應比較有反應;當發作10-30分鐘則神經元開始受損、對治療反應就會變差,共識認為這是接受治療的最後機會;發作超過半小時就會到refractory stage(很難治療的階段),需要使用到第三線的抗癲癇藥物;發作超過24小時通常很難控制。

叢集性癲癇接下來要用CS代稱,指的是24小時內發作兩次以上,可能進展成SE、造成神經細胞損傷,通常很難不做什麼就自行恢復、改善。

SE又可以依照運動狀態以及意識障礙與否分類,分成有明顯運動狀態的(包括抽搐的convulsive SE, CSE、痙攣的myoclonic SE、局部動作的SE、強直的 tonic SE、過度動作的 hyperkinetic SE)、或是沒有明顯動作的SE比如non-convulsive SE, NCSE。再根據有沒有意識作更進一步的區分。

怎麼分呢?

抽搐的CSE沒有意識,伴隨全身或局部的肢體運動;非抽搐的SE(NCSE)又分成昏迷或非昏迷型,大多數的昏迷都發生在CSE之後、完全不會動、僅偶爾小抽或眼球震顫的樣子。而非昏迷型的NCSE大多是呈現ㄎㄧㄤ掉的樣子,這種狀態的人類會昏沉、行為改變、講話變慢、運動異常比如眼瞼嘴角會抽這樣;局部非昏迷NCSE則常出現意識障礙,人類病患可能會出現困惑、各種感官與情緒的異常。

總之,雖然NCSE不會大抽,但可能出現各種小抽、眨眼、椎體外症候群或肌肉痙攣。此外,這種看起來相對和平的NCSE也可能造成神經損傷與凋亡,得盡早發現、治療。而診斷需要做腦電波圖。

獸醫腦電波圖並不普及,因此當癲癇病患控制下來之後,出現長時間意識改變、無論是否有昏迷都需要懷疑是不是處於NCSE的狀態。

那目前專家有什麼共識或建議呢?

找到癲癇的原因與控制住正在發生的癲癇一樣重要,支持治療控制癲癇導致的併發症包括高體溫、代謝性的異常、缺氧等也是關鍵。

接下來進入癲癇控制的正題:

使用靜脈注射或鼻腔內給與benzodiazepine, BZD類的藥物是最有效、安全的第一線抗癲癇藥;在動物醫院外,狗鼻腔內給midazolam, MDZ、肌肉注射MDZ是比較有共識的做法,也可以直腸給予diazepam, DZP。而貓基本上也是如法炮製,但研究相對少很多;如果在院內,靜脈注射MDZ或DZP在貓狗都有共識,狗也可以鼻腔內給藥或肌肉注射。

MDZ比較能控制lidocaine誘發的癲癇,人類控制癲癇的研究發現它的效力是BZD的五倍。使用MDZ大約可以控制70%的SE,且相較於DZP,較不會抑制呼吸;不過,MDZ的作用時間較短,大多都需要CRI持續注射。

若給予BZD的5分鐘內癲癇停止,且停止後10分鐘內沒有復發,那就判斷用藥有效。而10-60分鐘又發作則視為復發,復發的病患需要給第二劑BZD,兩次BZD bolus間隔至少要2分鐘。若還是控制不了就會給MDZ CRI,狗也可以用DZP CRI

第二線的治療包括levetiracetam、phenobarbital和fosphenytoin,當DZP和MDZ效果不彰的時候就會加入第二線治療。而這些藥也可以更早開始使用,作為維持癲癇控制的藥物。levetiracetam iv是首選,不行的話也可以IM或Rectal給藥。如果使用phenobarbital iv,則需要先給loading dose,提高劑量以達到足夠的藥物濃度。當以上兩種藥物都效果不彰,則可以嘗試給fosphenytoin iv看看。

第三線基本上就是麻醉藥了。首先會用ketamine iv bolus然後用CRI延續治療,假使持續SE,那就會給dexmedetomidine iv bolus及CRI。如果效果不彰,則會使用propofol iv bolus與CRI,當然時間和劑量都是越少越好。再不行的話則會給到pentobarbital或sodium thiopental、最後則才給到吸入性麻醉。

假使一到兩天內沒有再出現癲癇,那用藥就可以維持,而麻醉藥物則可以降低使用的時間以減少藥物併發症的風險。一次只減一種藥物,通常先停止吸入性麻醉、再來是propofol或pentobarbital CRI、接著ketamine CRI、最後則是dex和BZD的CRI。減量的方法通常是每4-6小時減少25-50%,假使停了也沒有發作則可以慢慢降低另一個藥物。

倘若在減量的過程癲癇發作,那就得用回先前的藥物劑量,bolus後給CRI。而非麻醉相關的抗癲癇藥物比如levetiracetam或phenobarbital通常會繼續使用,並且監控藥物濃度 (除非癲癇的原因已經被解決,才可以停藥)。

那CS呢?

長期控制CS原則上就是要避免癲癇發作,常用的藥物包括phenobarbital、zonisamide、KBr及levetiracetam。

短期控制CS的原則與控制SE雷同,先給各種途徑的BZD或levetiracetum,控制不了就會用到長效型的BZD比如clpnazepam或clorazepate,貓用這些藥得小心肝毒性。phenobarbital也會是控制的手段之一。如果仍控制不了,或許要評估是否是SE、得更積極控制。


參考文獻:ACVIM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tus epilepticus and cluster seizures in dogs and cats. 2023